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 孫云龍)北京的李先生喜歡隔三岔五從超市買一份預制菜東坡肉,加熱后那種鮮香軟嫩、入口即化的味道,總能讓他想起江南的家鄉。
快節奏的生活下,消費者越來越青睞營養、健康、方便的產品,而方便快捷的預制菜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年輕用戶的選擇。類似東坡肉這樣的預制菜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許多追求便捷的都市人飽口腹之欲的選擇。
這道據稱源自北宋文學家蘇東坡的江南名菜在制作上頗費功夫。當東坡肉變成預制菜,不擅長做飯的消費者感受到了方便。
一盤預制菜將消費者的餐桌與農業產業聯動起來。農產品加工成預制菜,推動農村農民增收,也方便了消費者的生活。
“價格很劃算,味道相當不錯!”李先生給出了不錯的評價。在消費者認可的背后,一個規??蛇_萬億的大市場正在悄然崛起。
《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預制菜行業規模達3,137億元,預計到2025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8,317億元。有機構報告預測,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4月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第108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開幕??蜕淘谄穱L預制菜產品。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在政策支持下,預制菜已經迎來了發展的東風。2023年,“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隨后,廣東、福建、河南、山東等多地出臺政策支持預制菜規范發展。預制菜作為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在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正發揮積極作用。
面對這個萬億規模的藍海市場,行業企業摩拳擦掌,爭相競逐。這其中既有農產品加工企業、連鎖餐飲企業,也有許多新入局企業。味知香、圣農發展、廣州酒家、雙匯發展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年報中表示,預制菜未來市場空間廣闊,看好其發展前景,將加大投入力度。
預制菜雖然方便,產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開始顯現。隨著消費者飲食認知的提升,飲食健康已從“食飽階段”、“食好階段”發展到“營養階段”。
“預制菜跟現做的菜確實可能在營養成分上存在一定的區別?!敝袊▽W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稱,預制菜要發展需要符合食品安全的標準、符合產品質量的要求。
陳音江表示,預制菜經營者應該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把預制菜的性能、保質期、價格等真實情況告知消費者,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得到充分保障。這關系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消費者有知情的權利,經營者也有告知的義務”,然后讓消費者自主去選擇。
陳音江認為,預制菜滿足了快餐、團餐及臨時性的餐飲需求,有存在的必要和現實的需要,在一些特定場景和區域會發展得很好。從產業端來說,以小龍蝦產業為例,小龍蝦生產是季節性的,但通過加工預制菜可以把季節性產品做成長期性產品,方便了消費者,也有助于產業做大做強。
當前,預制菜產業呈地域分散,還處于發展初期,存在標準不統一、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當下預制菜行業市場的痛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沒有國標;另一方面則是消費端對預制菜的認可度、接受度可能還不高。未來產業端如何匹配和滿足消費端的核心需求將是整個預制菜行業亟需解決的課題以及難題。
“整個中國的預制菜產業應該進入了一個相對產銷兩旺的紅利期?!睂τ谄髽I紛紛入局,朱丹蓬表示,區域性預制菜要走向全國化,最核心的是要構建全國化供應鏈及強大的冷鏈體系。
而陳音江表示,預制菜也需要加強研發,“確實也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去確保它的品質和營養”。
展望未來,預制菜產業的標準化、規?;推放苹€需要一個過程。群雄競逐,誰弱又誰強,猶待市場檢驗。